我现在一闭眼就是他亲着我脚那样的画面

(一)

求助者(女性,37岁):你好,我想咨询下,男孩子闻袜子这种情况是心理问题吗?

疗愈师:多大的男孩子?

求助者:19岁。

疗愈师:还有什么表现?

求助者:就是闻、亲袜子。

疗愈师:有些心理变态或扭曲哦。

求助者:他是我老姨的孩子,就是我的表弟,我现在特别尴尬。只闻女性的袜子。他说只对我的丝袜、脚有感觉,而且还会有生理反应。

疗愈师:哦,离他远一些啰。

求助者:他家就是我老姨家,跟我家一个小区,他跟我老公关系可好了,总一起游戏,他没事就来我家。

疗愈师:他把你当梦中情人。

求助者:该怎么办呀?我也不敢跟我老公说。

疗愈师:装不知道吧。

求助者:可是从那次我发现以后,他当我面亲,还亲我脚。

疗愈师:得有一些原则,这也是对他好。

求助者:可是现在怎么办?一来就给我下跪,摸我脚,亲我脚。

疗愈师:那有点变态了。

求助者:所以我才害怕的。而且,不怕您笑话,他,就是这孩子,一亲我脚就那样,他说只对我这样。

疗愈师:他早就迷恋你了。

求助者:他才19岁啊。

疗愈师:是呀。

求助者:我该怎么做呀?我怕家里人知道,我当初就不该让他亲我脚。

疗愈师:警告他。

求助者:昨天下午,他来我家,我老公没在,他脱裤子,让我用脚碰他那里,我就骂他,说告诉家里人,他一点不怕。

疗愈师:他量你不会告诉。

求助者:我真的害怕了,该怎么办呀?

疗愈师:给他严厉警告。

求助者:怎么警告呀,我昨天说告诉家里吓他,他都不害怕

疗愈师:要真的说,对极少人说。

求助者:对谁说呀?

疗愈师:对能保守秘密的人说。

求助者:谁我也不敢告诉,太尴尬了,让别人知道我用脚帮他那样,不行。

疗愈师:他抓住你的短处了。

求助者:现在该怎么办?我真的烦死了,我现在一闭眼就是他亲着我脚那样的画面。

疗愈师:威胁他要告诉你老公。

求助者:我昨天就说过,没用。

 

避免这种麻烦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坚决明确拒绝,绝对不让对方得寸进尺。

上面这位女性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,所以没招来威胁对方了。如果她告诉老公的话,老公除了对这个表弟很愤怒之外,还会责怪她,责怪她不应该一次一次地配合和纵容表弟的变态行为。最坏的结果是老公会暴力殴打表弟,出人命都有可能,从此两家亲戚关系就没法做了。有可能还会夫妻吵架闹离婚,后果不堪设想,所以这位女性不敢告诉老公。如果告诉别的亲戚也不一定好,因为别的亲戚有可能会把这个事情传得满城风雨,然后这两个人的形象都会严重受损,以后还怎么见人?可以有一个自行解决的办法,就是不害怕他,不配合他,或在自己的脚上涂上很臭的东西,让这个表弟闻了之后感觉很恶心,从此慢慢就对她不感兴趣了。

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,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期所受到的创伤。例如,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、期待被关怀和拥抱,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,我们会受到伤害,本能的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。

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,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,我们的人格会不断地被扭曲,慢慢的发展成另一个“我”,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行本体的“我”。

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。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,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,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,会内化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,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。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、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。

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,因为不能推给谁,只好自己扛。

 

 

(二)

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,父母与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,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,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,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? 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,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。

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,你们同喜共悲的是时候,不必教育,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,那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,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。教育孩子之难,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,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。要把孩子教育好,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,不然,上行下效、承先启后,孩子必然会出问题。

因此,成人比成功重要,成长比成绩重要。

倘若家长失信于孩子,那么害处是相当大的:一是这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,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;二是家长会失去孩子心中的威严。

当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,要用爱的原则、爱的理由去拒绝他,因为孩子的欲望是永无止境,总有一天他的欲望会大到你不得不拒绝,到那时,他受到的打击就大了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,家长在批评或惩罚之后,施以温情是必要的。这样等于告诉孩子,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,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,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结尾。

在家庭中,家庭规矩应简单明了,就像游戏规则,太多太杂人人都会犯规,就失去了规则的意义。

父母对规则持明确而温柔的态度,孩子易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稳定的情绪。(√)

父母对规则持摇摆而温柔的态度,孩子学会钻父母空间的空子,利用父母管理的差异,生出许多毛病来。(×)

父母对规则持明确而僵硬的态度,孩子内心压力过大,易于形成心身疾病。久而久之孩子会利用发烧、肚子疼、头晕等躯体症状来逃避规则。(×)

父母对规则持摇摆而僵硬的态度,孩子处于在两难和无论如何都错的境地,家庭里似乎什么都对,又什么都不对,天长地久孩子会发展出神经症或精神病态的行为来适应或对抗规则。(×)

父母只能是风,而孩子是船。他掌握着舵柄,并最终独立地选择航程。你可以使劲地吹,以影响他的风帆,但你不可能代替他航行。谁是船长?父母们千万要把这事想明白。不然,你连当风的机会也会失去。

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,一个人躺在地上,如果他不想起来,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,即使起来了也马上又会趴下。

发表评论